Commemoration of Wu Wen-Tsun
上海交大有条文俊路,原来吴文俊与交大还有这样的故事

       【导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今天发布讣告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7日7时21分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岁。

       吴文俊是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著名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由于他在拓扑学领域的奠基性工作,并创立了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的“吴公式”,于2001年获颁中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9年,吴文俊与钱学森、张光斗、徐光宪一起获得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园里,还有一条路以他的名字命名——文俊路。

       吴文俊生于1919年,上海人。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1947年赴法国留学,1949年获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任教。他在拓扑学、自动推理、机器证明、代数几何、中国数学史、对策论等研究领域均有杰出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吴文俊多次回到上海交大与年轻的学生交流。他曾经多次谈起,自己的父亲是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毕业的,所以一家人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情谊,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己一定要回母校,特别是到闵行校区看看。

       在上海交大百年建校纪念时,吴文俊也专程回到母校看望了老师,与同学们举行了“科学观与人生观”的座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青年学生诠释做人与做学问的关系;他还回母校参加了数学系40届学生毕业60周年联谊会。此后,他又从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到交大为母校师生作学术报告。吴文俊说:“我很少回上海,但是,一旦回了上海我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回母校看看,然后去看望在我的事业中给我带来极大帮助的赵孟养同学,我们之间的友情是非常深厚的,我们在一起常回想起大学时的情景,并可以从他那里了解一些母校的发展情况”。

       他还对上海交大数学学科建设提出过自己的建议:“上海交大是个在工程技术方面很强的高校,而数学在与这些方面有紧密的联系,我们不要太追求纯而又纯的数学,应与某一个方面相联系,比如力学与数学就是平行发展的,我们要看到它们的联系之处,而不要把某一门学科孤立起来,对数学要加深理解。我希望母校能够继续保持朴实无华的学风。”

       对于年轻人,他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想说的是——“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的数学底子是在交大打好的”

       谈起年轻时期在交通大学求学、担任助教的经历与见闻,吴文俊表示,“我的数学底子是在交大打好的”。他当时读的数学系,加上物理系、化学系的三个班,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几个人,大学一、二年级是合在一起上课。一年级时在徐汇校园上课,读书、做实验,有较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当时,数学、物理是两门主课。数学由数学系主任胡敦复主讲,物理是理学院院长裘维裕主讲,用的是自己编的讲义。这两位教师都是交大的早期毕业生,长期在交大任教,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课讲得都非常清楚,威望很高,很受学生的欢迎。裘先生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只要有问题,就决不容许草率解决,听过他课的学生都表示受益颇多。吴文俊此后在交大和学生交流时多次谈到,当年的自己因此也非常喜爱物理,还有陈怀书先生的初等数学、汤彦颐先生的高等微积分和复变函数论、石法仁先生的微分方程和武崇林先生的代数方法论,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武崇林先生还将自己在数学方面的珍贵藏书借给他,给予他很大的指导和帮助。吴文俊说:“大学一年级的基础打得非常扎实,学风也很好,更激发了他对数学的兴趣。”

       然而大二开学前夕抗日战争爆发,交大不得不迁到法租界,借用震旦大学、中华学艺社校舍继续办学。吴文俊大二到大四就是在那里读完的。

       他曾经回忆说,搬到租界,办学条件差了,搬来搬去,也影响教学,尤其是实验受到的影响特别大,一年级的物理实验、化学实验都很严格,到租界后做实验就不行了。

       上课也只能三、四年级一起上课,先上三年级的课再上四年级的课。但是,吴文俊说:“交大师生在那艰苦的岁月里,还是照样读书、照样考试,从教师到学生,大家都在认认真真地念书、学习和工作,这种朴实严谨的良好校风使我受益良多。”

       吴文俊特别强调的是,朴实的学风是交大办学的一个特色,它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今后也不能动摇。“不过,学生也不能光顾一面,把自己限制在一个狭窄的知识范围里面,应该放眼世界,扩大知识面。各个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传统,应该保持其中的优点,缺点要想办法弥补。”

       1945年抗战结束以后,吴文俊在交通大学数学系当了著名数学家郑太朴先生的助教。他回忆说,郑先生不善言辞,当时做助教就是根据郑先生讲的课程,到班上讲讲习题,一个星期有一次习题课,就是每个星期去听听他讲的课,问问他大概怎样安排习题。平日的接触很简单,然而有一天,郑先生特意到吴文俊家中,告诉他教育部要招考中法留学交换生的消息,鼓励他去深造,令他又意外又感激。

       吴文俊表示,在交大的求学经历,对他的人生方向和思想性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他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都在寻求怎样救国,怎样走复兴之路,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同的表达,但目标是共同的,就是要复兴中华。而大学在这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心系母校,“殷切期望上海交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吴文俊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关注母校发展。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时,吴文俊任校庆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并为母校题词“勇攀高峰再创辉煌”,表达了深切祝福和美好寄愿。

       2008年5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迎来80华诞。数学系系史编撰组组织编写了80年以来的系史——《数学系八十年》,1940届系友、数学大师、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院士欣然为该书作序,全文如下:

       从1928年建立至今,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经历了80年的历程。在一代代交大数学人的努力下,继承并发扬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交大办学传统,坚持以开创、奉献的精神,致力于第一线教学与科学研究,严谨认真教书育人;在提高学校基础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培养交大优秀人才的进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数学系在庆祝建系80周年之际,组织发掘了几代人办学的历史史实,撰写了往事篇章,记述了80年来办学的艰辛和辉煌;藉以汲取进取的经验和力量,助推未来发展和人才培养,实是一件有意义之举。

       我曾经在1936年高中毕业后,以交大理学院第二名的成绩进入数学系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是在读大三时,当时武崇林教授给我们讲授《高等代数》、《实变函数论》、《高等几何》等数学课程。武老师讲课形象生动,十分有趣,他不仅追求本质,而且重于解答疑难,精彩极了。从此以后,我就喜欢上了数学。武老师见我对数学有兴趣,就经常从家里带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给我看,还不时地给我“开小灶”,在他的指导下,我的数学确实有了很大的长进。

       大学毕业后,我断断续续在中学教了五年书,没有可能系统地研究数学。精神上当然非常痛苦。这时,交大母校的老师和同窗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1945年,大学同窗好友赵孟养把自己在“临时大学”的郑太朴教授的助教位置让给了我。赵孟养还告诉我,教育部马上就要公开招考“中法交换生”,要我去报考。郑太朴教授(后来我才知道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解放前夕经香港转道北京参加筹备新政协会议途中中风逝世,上世纪50年代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也曾专程赶到我家,劝我一定要去试试,否则太可惜了。我不知道郑太朴教授怎么会知道我家地址的,我对恩师和同窗好友的如此热情,真是感激不尽。赵孟养给我的人生和事业带来极大的转机。在他的引荐下,我先后认识了苏步青、朱公谨、周炜良、陈省身等当时数学界的著名人物。如果没有交大郑太朴教授和大学同学赵孟养的指引和热心推荐,如果没有交大朴实无华的学风为我打下良好的数理基础,我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每每回想起这一切,我就会想到母校,想到我的恩师和我的同学。

       母校时刻关注着我们,我也时刻关注着母校。我为母校、数学系祝福。祝愿交大数学系在上海交通大学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继承发扬前辈的优良学术传统,加强自主创新,凝聚力量,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创一流、强特色”,为祖国的数学事业作更大的贡献。

       2010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4颗小行星,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分别以4位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数学家吴文俊、高性能计算机专家金怡濂、航天专家王永志和气象学家叶笃正的名字命名。中国科学技术部于2010年5月4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小行星命名仪式,吴文俊等4位科学家获颁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铜牌。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据介绍,国际小行星中心先后发布公报通知国际社会,将国际永久编号第7683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文俊星”;将第100434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金怡濂星”;将第4666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永志星”,将第27895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叶笃正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邵大卫

频道邮箱:whapp6@whb.cn

 

 

Address:No. 6 Science Building, No. 800 Dongchu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240, China
COPYRIGHT ©2020 Wu Wen-Tsun Center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沪交ICP备20200313